開十年以上的課程,到底如何管理內容更新?

 

 

OfficeHour_156

 

 

問:請問校長,你好幾個課程,公開開課都超過 10 年了,請問你是怎麼管理課程更新的?我的意思是,你會固定什麼時間就要更新內容嗎?還是根據時代調整?像是最近 AI 的改變就很快,過去也有 OA 期刊浪潮的出現,你都怎麼管理這些改變?

 

答:(蔡依橙)

 

的確,我們是經常在做大小改款的。最近則是多為持續的小改款。

 

主要的原因就如你說,世界一直在變,我們希望來到課堂上的初學者所聽到的,是「今天」「這個時候」一個初學者該聽到,而且聽到之後能起步的內容。

 

 

OA 浪潮到 AI 衝擊

 

OA 浪潮出現後,我們一直在持續評估其影響,早期看我部落格的朋友都知道。之後我也親自去擔任 OA 期刊的審閱者,感受一下幾家不同出版社的經營效率跟決策模式,這樣我們才有辦法跟同學說,究竟現在的學術狀況變成如何。

 

各醫院對期刊的策略,我們也通過校友的升等經驗跟持續回饋得知。

 

至於 AI 這波浪潮,也是一樣,一開始我們就是積極使用,而且嘗試挑戰一些學術上使用的可能性,才知道哪些功能依然是胡扯,哪些功能竟然已經變成比較可信。

 

 

以學習者為中心,並且持續進化。

 

我們會在每次開課前,看看課程的內容,覺得老舊的就拿掉,然後換上對初學者更有用的內容。

 

在遇到有意思的改變時,也是第一時間就去思考,該怎麼融入我們的課程中。

 

有必要的話,就整堂課換掉,如果換掉的堂數較多,就乾脆做全課程大改款。

 

這跟臨床工作一樣,我們吸收新知,有了新的想法,知道怎麼做會對患者最好,明天門診或明天的手術就能應用上,以前的患者回診時,也會逐漸用上新的治療。

 

在課程這邊,就是 Office Hour 作為聯繫,如果同學有來問學術或個人品牌或各種領域的問題,我們都會用現在的想法,用最新的回答方式,來回覆。

 

會這樣積極改款,而且每一梯次的新同學都覺得學到很多,其實就是因為我們是以「學習者」為中心在思考事情。

 

 

提供當下最有幫助的內容

 

這件事情並不容易做到,但你實際來課堂都能感受到。

 

提供對「學習者」最有幫助的內容。我們就是根據這個在持續調整的。

 

 

近期課程

 

 

發表於 Office Hour, 學員提問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| 開十年以上的課程,到底如何管理內容更新? 已關閉迴響。

[快訊] 李明芬醫學物理師團隊之電子壁報,獲「第一屆台韓放腫交流會議暨 2024 台灣放射腫瘤學會及中華民國醫學物理學會聯合學術研討會」醫學物理組佳作!

 

 

01_award-1

 

 

屢獲殊榮的李明芬醫學物理師,再度傳來喜訊!

 

在「第一屆台韓放腫交流會議暨 2024 台灣放射腫瘤學會及中華民國醫學物理學會聯合學術研討會」中,李明芬醫學物理師與研究團隊以電子壁報形式參賽,在醫學物理組中,獲得佳作。

 

 

02_awards_ceremony

 

 

在簡報課程中,我們經常強調「不論是文字、圖表,甚至整份作品中,使用的顏色,都越少越好,因為我們不是設計相關學系出身,太複雜的編排或是顏色都很容易搞砸我們的簡報」。而李醫學物理師這次的得獎作品,將「黑底白字」的設計技巧發揮得相當出色,讓作品呈現出專業質感,非常值得前往欣賞。

 

 

03_poster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70805_第二十一梯次課程紀錄, 傑出榮耀 | 已標籤 , , , , | [快訊] 李明芬醫學物理師團隊之電子壁報,獲「第一屆台韓放腫交流會議暨 2024 台灣放射腫瘤學會及中華民國醫學物理學會聯合學術研討會」醫學物理組佳作! 已關閉迴響。

課程設計概念

 

課程整體規劃:蔡依橙

 

 

01_2024_GRSP_concept2025

 

 

新思惟對台灣醫學社群的影響

 

許多網友回饋,過去 10 年,新思惟的簡報概念對整個台灣醫學社群影響很大,改變了部分醫學簡報的樣貌,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能讓更多人聽得懂的方式,去呈現複雜的觀念與數據,讓繼續教育和學術交流變得更有效率。在這個過程中,也有許多校友打造出個人的風格,並且走出精彩的專業旅程。

 

幾位熱心校友在他們自己的醫院或科部,常分享優質的簡報設計方法,除了單純的知識分享之外,也很希望能讓自己身邊的會議與演講,品質變得更好,讓每次大家齊聚一堂的一個小時,都更為值得。

 

 

一場糟糕的演講,浪費的,不是一小時。

 

我們常說的一個比喻就是,假設今天一個講堂裡面同時坐著 200 個醫護人員,講者如果沒有認真準備,浪費了大家一小時,這並不只是一小時,而是 200 個小時。而且這 200 個小時,是具有執照的成熟醫療從業者的 200 小時。這 200 小時可以拿來急救,救回很多人,可以拿來開刀,治好很多人,可以拿來門診,解決很多人的病痛。是極為珍貴的 200 小時,浪費掉很可惜。

 

相反的,如果這一個小時好好準備,讓 200 個人離開講堂時都覺得有新的領悟,學到在臨床上有用的知識與技能。那他所發揮的效益就會指數級放大,演講者也能得到 200 個人的尊敬。讓大家記得,只要是這個人演講,就是精彩,只要是他準備的主題,都能學到東西。形成一個強大的個人品牌。

 

 

好上手的簡報,也是解決問題的好簡報。

 

開課超過 10 年後,也有相當多的非校友,觀摩過優秀校友簡報後,自己試著去模仿。在設計外觀上的確有明顯的進步,但在核心架構與脈絡,以及設計元素的安排上,似乎是我們仍然能夠提供協助的。

 

這次的大改款,我們將會更著重於內在脈絡與結構,在設計元素安排上,也更強調其選用的理由,讓曾經嘗試讓自己簡報變好的初步入門者,能有更完整的學習。

 

初學者也永遠是我們課程所要訴求的對象,如果你開始做簡報,覺得很挫折,不知從何開始,也不知如何進步,但你就是希望自己在演講的時候,讓人家覺得簡報有用心做,而且臺下認真聽、不要滑手機。那麼,課程非常適合你。

 

最後已有中等程度的簡報者,如果想要來看更多的醫學簡報獨特應用,以及認識更多的範例,並由老師們給予個別化的建議,以更上層樓,也非常適合。

 

 

讓自己有能力,把握每一次機會!

 

整個大改款,就是圍繞著在醫學簡報已經開始有些新模式的時代,對於想要更上層樓的,以及想要現在起步的朋友們,我們所能提供的最好協助。

 

早期簡報課程校友的經驗是,這堂課的長期效益非常巨大,是會改變人生的那種巨大,所以建議現在就來上,越早上,就越有時間去練習,並發展出適合自己的風格優化,簡報也會越做越快。在機會來臨之前,能夠有效準備好自己,並牢牢的把握改變自己人生的那幾次重要上臺機會。

 

 

 

 

20191020_grsp_feedback_00005

 

20180623_feedback_00004

 

20170325_GRSP_feedbak_00002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發表於 醫學簡報 與 電子壁報 工作坊 (2025) | 已標籤 , , , , , | 課程設計概念 已關閉迴響。

實例示範:簡報讓人想睡,是多重因素的加總,包括規劃、設計、講述方式。實際對照給你看。

 

 

01_2024_GRSP_prepost2025

 

 

兩種不同的演講,你一定都體驗過!

 

周末參加醫學會議的時候,你是不是也有感覺,真正令人期待而且感到振奮的,其實就是少數幾位講者。這些精彩講者的演講,總是能給人帶來驚喜,在離開講堂的時候覺得不虛此行。整個聽講過程非常地順暢,甚至不知不覺的,時間就過去了。不過,我們也都知道,這種經驗相當難得。

 

多數時候,是我們即使覺得這些主題好像很重要,但在現場聽的時候,卻聽不到重點,而且線性又平淡又照著念的模式,很快的,注意力就開始渙散。為了避免睡著,於是拿出手機開始滑,但也開始懷疑,自己到底在這裡做什麼?認真聽也聽不到重點,美好的周末時光,為什麼不是跟家人朋友出遊呢?

 

 

個人特質有,但不是決定因素。

 

一般我們會覺得,這些精彩的講者,可能是因為他們個人的特質很外向,所以讓他們如此令人期待、內容如此豐富。但其實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的。

 

你一定也聽過那些非常外向滔滔不絕的講者,但所說出來的內容極其無聊且膚淺,而且多數時候他只是照著簡報上面的內容念,然後即席的做一些補充。演講的最後,大家記得的是他所說的笑話,而不是他本應該講的專業內容。相對的,你一定也看過一些比較內向的演講者,當他們站上舞台,講述自己的專業時,綻放光芒,令人目不轉睛。這顯示,個人特質並不是優秀簡報的決定性因素。

 

 

題目有趣的,也會有無聊講者。

 

另一個常見的誤解是,我們會認為這些優秀的演講者之所以優秀,是因為他們所講的題目好發揮,或者他們研究的領域特別有趣。但這個想法也是錯的。

 

因為在任何學科,都有優秀的講者,也有無聊的講者。不管這個學科研究的是大量文字的法律,或是玄之又玄的弦論。不管是精神科、放射科、免疫風濕科或神經外科,都有精彩的講者。所以,你所從事的學科,你所準備發表的內容,並不能決定你的演講是否精彩。

 

有些人認為,這就是講者的氣場。有些人的氣場就是強,令所有人專心聽他講。有些人的氣場就是比較弱,沒辦法吸引大家,但這種說法過於強調天資以及命定論,忽略了一場精彩的演講,事實上是多重因素的加總,也是可以打造的。

 

 

怎麼從無聊變成精彩,我們示範給你看!

 

這些多重因素包括:簡報的設計、整體演講架構與脈絡,以及講者本人如何規劃並呈現這一切。

 

如果只是把文字打上簡報,在臺上照著念,不可能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優秀演講。那到底該怎麼做呢?

 

這堂課,老師會實際用身教呈現一個無聊的演講,以及一個精彩的演講。更進一步的,這兩個演講所要講的主題跟內容都一模一樣。我們會用全面規劃跟實踐的方式,讓大家看到同一個主題、同一個講者,可以讓演講多無聊,又能讓演講多麼令人眼睛一亮。

 

實際在現場看到這兩個版本的對照與差異,更能讓人實際感受到那種衝擊,並且為接下來的學習產生動機。

 

 

20230416_feedback_03

 

20230416_feedback_01

 

20191020_grsp_feedback_00009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發表於 醫學簡報 與 電子壁報 工作坊 (2025)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, | 實例示範:簡報讓人想睡,是多重因素的加總,包括規劃、設計、講述方式。實際對照給你看。 已關閉迴響。

核心知識:改變自己的簡報設計,要從核心觀念開始,這堂課送給你全新的基礎認知。

 

 

01_2024_GRSP_core2025

 

 

「最速提升」,技能升級最精簡指南!

 

在學習新的學問或技能時,總是有那些最核心的基礎,是 CP 值最高的投資,你只要學會這幾個基本招式跟概念,就能瞬間讓自己的實力從 0 提升到 60。而我們這堂課,就是要來分享這些核心觀念。

 

這些適用性最廣,而且能夠讓一個人的簡報瞬間進步並脫胎換骨的核心,包括了基礎設計、字型考量、圖片文字配置、顏色跟版面等。我們所受的教育,大部分是針對專業去做學習,就算少數接觸過美學概念的人,也不見得曾把這些知識應用到簡報來。

 

 

簡單幾招,衝擊觀眾的視覺與聽覺。

 

這堂課我們要分享的,是針對演講者以及聽眾在會議室裡面的互動場景去思考,人類的認知怎樣最能夠接受他人的說服以及知識傳遞,並且根據這些核心原則,去做各種簡報元件的設計。

 

除了講述核心知識之外,老師本身的簡報以及呈現方式,就是最好的身教。我們會用這些原則去設計課程,讓你看到怎樣傳遞知識是輕鬆又好吸收的,實際體驗用這些概念所打造出來的簡報,在視覺跟聽覺方面的衝擊很大。理解到,原來只需要一些核心技術,就能讓簡報好上這麼多。

 

 

基本功,讓你可功又可守。

 

千萬不要嫌基本功無聊,而只想學幾個特定招式,讓自己的簡報快速變好。因為許多特定的技術,它的適用範圍並沒有很廣,而且在醫學簡報的環境裡面並不見得適合。所以在我們課程中所傳遞給各位的各種觀念、知識、調整技巧,都是根據專業簡報環境,像是醫學簡報的場合,去做設計跟教學的。

 

以羽球來說,這些基本概念就像是正拍打好、反拍打好、近球處理、遠球處理、腳步穩定。如果能做好的話,基本上到球館去跟人家打也不會差太多。當然不太可能一下子就變成戴資穎,但要在社區球館裡成為人家願意跟你交流,能夠跟人家互有來回的好球友,是沒有問題的。

 

 

20191020_grsp_feedback_00002

 

20180414_GRSP_feedback_00003

 

20171223_GRSP_feedback_00004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發表於 醫學簡報 與 電子壁報 工作坊 (2025)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, | 核心知識:改變自己的簡報設計,要從核心觀念開始,這堂課送給你全新的基礎認知。 已關閉迴響。